音樂筆記 070116
有一個事實,分析過去五年裏的上千首電子舞曲後可以發現,絕大多數曲子是A小調、D小調或E小調的(分別占42%,21%,16%)。
有幾個原因可能共同促使這樣的不平均分布:
- 首先A小調的平行大調是C大調,這一對平行大小調是沒有升降符的,換句話說就是純白鍵—簡單。
- 而最近幾年裏越來越多的 club DJ 同時也是音樂制作人,所以他們將一些音樂理論帶進現場的表演中,開始流行的一個技巧是 harmonic mix,就是要匹配曲子的調性。而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有更大可能性被大多數 DJ 播放,很多音樂制作人選擇用可以和主流電子舞曲容易匹配的調子,所以就有更多人用A小調。
- 而E小調和D小調,一方面能給我們更多創新空間,又跟主流A小調有所區別,同時和聲又較其它調子更接近A小調,所以也有不少人用這倆。你可以看到篇首的 Camelot Easymix Wheel 中,D Minor 和 E Minor 就在 A Minor 的兩邊。這個輪盤是提煉過的結果,其實放到鋼琴鍵盤上看就更明白了。如下圖:
可見 D Minor 和 E Minor 分別與 A Minor 只有一個黑鍵的區別。
- 最後一點也是音樂創作中最容易忽視又最重要的一點(領悟到這一點全是因為 David Byrne 寫的那本 How music works)—音樂的創作跟演奏環境分不開。很多古典樂節慢、音也長,和弦較爵士和諧也更簡單,因為演奏環境大多在類似大教堂的地方,回響會更久,所以簡化和弦,拉長音節可以讓演奏和回聲更和諧。而電子舞曲演奏地點通常空間小、嘈雜,幾乎沒有回聲。而作為舞曲音樂必須有更具穿透力的鼓點(強有力的低頻)。目前 club 音響系統中重低音工作區間是50到65赫茲,而A小調根音的A1音正好在55赫茲。(在這個頻率區間的還有降A1、升A1和B1)當然空間小了節奏也可以更快,不必擔心跟回聲和聲的事兒。當然沒了回聲這種藝術表現手法也不行,於是 club DJ 和制作人多出了一堆音頻效果器,比如reverb、echo、pingpong delay等等。
綜上所述,就是為什麽這麽多電子舞曲用A小調、D小調和E小調。
至於為什麽是小調而不是大調?我也不知道…不過這幾乎是個常識,絕大多數電子舞曲都是小調的,旋律部分可能會用平行大調。
人們對小調的認識通常有誤區,一般教材會說大調是開心的感覺,小調是悲傷的感覺。但是!這個定義是狹隘的,相較大調,小調應該是給人更嚴肅或更專註的感覺。而事實上有很多小調曲子依然給人陽光、上揚的情緒帶動。隨手舉幾個栗子(順便安利一下本 Up 主的視頻,逃……):
降B小調:
F小調:
C小調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