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拍的一張「望天」的照片,能讓我放鬆心情

We learn from history that we do not learn from history. (由歷史得知,我們不會以史為鑒)

― Georg Hegel

一月份開始,我便開始戴著口罩通勤。那時候美國還不以為然。直到三月,我們正式開始了「禁足」生活。

其實我和辦辦都是好靜的人,我們把家佈置得十分自給。若不是要上班,我們可以在家好幾個禮拜不出門,家裡有很多書和唱片、有陽台也有天台,泡一壺茶就是一天。所以疫情並沒有讓我們無法適從,事實上它給了我們更多機會「向內看」,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
說來很巧,二月初受老朋友之邀去參加她主持策展的藝術展 Measure Your Existence(量度妳的存在)的開幕式。所展內容是藝術家們對佛教概念「無常」的詩性解讀。那是我2020年最後一次參加社交活動、最後一次看展、最後一次面對面跟朋友交流。曾經的常態也已變化。也是從那個展,我開始有意識地思考關於存在。

無常。

像是回應2010 ⇝ 2020,年初便參加了 Andrew Huang 的 Monthly 課程,用一個月學習音樂製作,完成了三首曲子的大作業。除了音樂本身的快樂,「完成」給我的成就感,我明白了想太多而不行動的危害,它可能把人變成一個只會吹牛的草包、拾人牙慧的「學者」,毀其一生。

「即刻行動」,尤其是對從事創作和腦力工作的人來說。有時我們會因為「沒有靈感/沒有想法」而止步不前,但其實只要妳決定坐下來,打開檯燈、把自己置於那束光下,妳慢慢就能搞明白下一步是什麼。

這也給我的新年開了個好頭。

讀書時做筆記這件事情一直困擾著我。幾年前跟老高一家在我家天台喝茶聊天就談到過這個,再早些時候,跟 Angke 也聊到過。他倆都是愛讀書的人。今年讓我收穫最大的一本書就是 Sönke Ahrens 的 How to Take Smart Notes1

這本書所介紹的讀書、筆記、寫作方法來自於非常高產的德國社會學家 Niklas Luhmann。他用 Zettelkästen(卡片盒)方法紀錄和管理所讀所想2,用跟卡片盒「對話」3的方式思考和研究。在過去的一年裡我當然是實踐了這一方法,並深感受益匪淺、知曉恨晚。

當時研究這個方法本想「借來」用在自己的產品上,不過似乎很快,筆記領域的產品就多多少少有了 Zettelkästen 的鏈接功能。不過我並沒有因此而沮喪,隨著實踐的深入,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,再說此法的精髓並不僅僅是鏈接。況且能解決讀書筆記的這一困擾就已經是巨大的收穫了。

Writing is, without dispute, the best facilitator for thinking, reading, learning,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ng ideas we have.(毋庸置疑,寫作是我們思考、閱讀、學習、理解和產生想法的最佳引導)

― Sönke Ahrens

受上面這本書的影響,尤其是「書寫使複雜的思考成為可能」,我開始了一個 newsletter(短報通訊)——透明盒子計劃

我沒有高調地公開宣傳,主要是我不想喧賓奪主,我的目的是通過書寫整理和思考已經讀過的材料,其次是在寬廣的人間宇宙放出善意的信號、期待結交良友,最後才是運營「公眾號」。運營是個魔咒,上心了容易誤入歧途。剛開始的時候看到訂閱數竄升確實挺上頭,但後來意識到我失去了平衡。所以現在在運營方面,我還真的是很隨意。就像這篇總結的開頭說的一樣,這一年我更關注自己的內心。

所以這是第一次公開我跟透明盒子的關係,但應該也是僅此一次,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多半是對我有所關注的好朋友,下面是我這個小星系的蟲洞入口,歡迎來玩:

去年年末說正視自己的那些費神耗力的興趣愛好,今年還真是誰也沒落下。或許是被算法了,或許是攝影愛好者的必經之路,今年我也開始玩膠片攝影了。思考了再拍、手動洗膠片、等它晾乾,我很喜歡這種「慢慢」的感覺,不同於不惜光陰,它不會給我帶來焦慮,反而是那種專注於當下的平靜。

目前受限於家裡的空間,沒法在家做放大。跟膠片和膠片相機不一樣,自己放大的人更少,雖說玩膠片的年輕人越來越多。希望玩放大的也多一些,別等我能玩的時候都死掉了。

今年讀了很多攝影相關的書,看了很多作品集。我想這是昇華這項愛好的一年。這一年我對攝影又多了一些理解,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,更多的是文化層面的。也許是一張張照片背後的厚重歷史,讓我對這項藝術更加敬畏。

說到書,今年生日時收到了一本書,是辦辦精心挑選的 MoMA 攝影館藏合集。或許年紀大了就容易感動,她在卡片上對我說「You have me with you on journeys to anywhere.(任何旅途,你都有我相伴。)」

照片的價值不在於妳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,而在於30年、50年後妳的再度凝視。

我在一個視頻網站上見過孫女開箱過世祖父的相機收藏,那一大箱寶貝裡最珍貴的就是相冊。在那裡她找到了自己小時候玩耍時被祖父拍下的瞬間,她找到了她最愛的一張照片。我也想做那樣的兒子、丈夫、父親和祖父。

我參與過數次創業項目,其中有兩家公司做得比較突出,都得到了好幾輪風險投資。然而這兩家都遇到了風險投資帶來的運營事故,雖然好在最後都化解了。不方便說太多細節,但我可以說,好的風險投資機構太稀有了,即便我們合作的都是一線大投資機構。因為這些投資機構的工作失職,我們的利益在過程中有不少損失。今年的事故也是如此。這個圈子也許依然太浮躁。

因為很快我就能獲得自由,有次父親與我談起未來的打算。我說,

「我不想融資,做什麼『改變世界』的東西。我只想好好做幾個產品,哪怕只服務好幾百、幾千個用戶。」

「你的想法很好,踏實。」

我很開心。也許是因為他並不像母親一樣經常稱讚我,所以對於他每一次的正面評價,我都格外珍重。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他是個成功的商人。

在如此動蕩不安的今年,「能經常跟家人團聚」似乎變得尤其珍貴。所以說到未來的打算,我與父親的想法不謀而合。事實上從兩年前我跟辦辦就開始規劃未來的生活方式,部署支撐那種生活方式的物質方案。雖然目前離我們的目標還有距離,但我們已經有一定規模的被動收入,離「經常團聚,讀讀雜書,做做自己想做的項目,到處走走」更近了。在那一天到來之前,我們會積極努力地繼續準備。

我們家終於還是買了電視。倒不是因為別的,只是我倆平時沒看電視的需求,而且我們不喜歡市面上的那些很有存在感的電視機。很巧的是在美國也正式進入疫情期之前,我們看上了一款,平時不看時可以當作畫框,顯示畫作或攝影作品4。正好用來放一些我拍的照片。

在電視被安裝好的時候,也是紐約正式開始禁足令的時候。起初我們經常用它追蹤新聞,後來我們更多地用它來做家庭娛樂。我們今年看了三四部電視劇和哈利·波特七部曲。也許電視無法帶給我書房能給的知識和視野,但它帶來了只有我倆才能聽懂的梗和更多的默契。觀影中的討論是很療癒的時刻。

這是在看 Tyler Shields 訪談時記下的。有關問詢的勇氣。

主持人分享了一個故事。他的大兒子生日那天,他們去了 Harry Potter 主題樂園。他跟他兒子說信不信我們能移到每個隊伍的前面。於是他們每次排隊的時候都問前面的人能不能讓他們先上,因為今天是小男孩兒的生日。他說,如果對方不同意,最糟糕也就是繼續在這兒排隊,他們的票並不會被沒收。最終很多人都同意讓給他們。

Tyler 也分享了他早年給各種名人打電話問問題的經歷。但凡接了的都不會掛斷和拒絕回答。

我們往往對 no 的恐懼太大,以至於我們不喜歡去嘗試。於是我們喪失了獲得更多 yes 的機會。

2021

明年也許是更艱難的一年。向內看似乎一切繼續就好,可能多一點行動力會更好。不過向外看可能很不樂觀。希望人類經得住考驗,希望政治家們不要把車往溝裡開。希望我們都身心健康。